close

最近一個禮拜內,陸續傳出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日文研究所碩士生接連自我了斷生命的故事,前者台灣大學碩士自殺原因是出於找工作、情關難過而萌生灰色念頭,後者政治大學碩士生是因為在人際關係、課業繁重等壓力交雜匯聚而無法排解情況下而走上絕路,讓他們的家人備感傷心。

為什麼碩士(生)會選擇自我了結的方式來擺脫壓力?秋風覺得主要的深層原因是出自於「自我認知」功能的問題,一旦個人對自我認知功能降低(就是自信心低下)時,他/她的想法往往趨向悲觀、絕對無其他解決方法的「單一思考模式」中,認為自己當下面臨的困難或問題沒有其他人、事、物可以提供協助,且碩士的訓練模式本來就是屬於專門領域的知識學習與深化過程,任何事情得加以深入探討、分析,兩者加乘下以致於影響到生活中,會造成個人對對某件事情一直有朝著某種固定的想法發展,講好聽點是「鑽研學問」,其實就是「鑽牛角尖」,直到單一模式遭到了思考瓶頸,認為人生已經沒有其他可能時,就會步上絕路。

首先,向各位說明一下碩士生的課業生活好了,碩士生在一年級時,主要是修習必修、選修的學分,尚未開始撰寫碩士論文,頂多參加大專院校舉辦的研討會或所上老師邀請校外學者發表的專題演講和學長姐的論文發表而已。碩士班二年級時,因為學分已經修習大約三分之二左右了,剩下三分之一正常來說在二年級上學期應該可以全部修習完畢(除非必修課安排在二年級下學期或規定得在寒暑假實習),因此學生就有充分時間思考自己的論文題目、研究動機、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問題了,為了儘快讓論文有進度,閱讀大量文獻就成了一項必做的功課,在浩瀚廣大的知識大海中,碩士生必須努力找到符合指導教師和自己興趣、能力的題目進行研究、撰寫,當然,過程中一定會經過很多挫折,像題目缺乏原創性、樣本數難以收集、文獻過少、時間人力物力財力的成本無法負擔等,都是需仔細考量的重要項目,談到碩士論文題目,秋風曾經光題目就改了6到7次呢!

接著談談碩士生的人際關係好了,碩士生的組成包含一般生和在職生,以在職生來說他們平時沒有住在學校宿舍或校外租屋處,只會在上課這段時間開車或搭車前來而已,基本上一般生和他們互動不多,那麼一般生這群人呢?一般生因為有的人必須工讀,加上平時幾乎是課業上的專題報告才會有所互動,彼此間在課餘生活上的相處時間少之又少,故一般生是以個人行動為主要生活方式,像吃飯、買東西、打工、上網、圖書館找文獻、閱讀等都是自己和自己相處時間居多,那大家會說「加入社團總可以認識人吧!」話是沒錯,但社團成員絕大多是大學生,且年齡、交友圈、生活習慣本來就不同,要碩士生加入社團,除非真很有興趣,否則大概都敬謝不敏。

真的,讀碩士班一般來說生活很苦悶,光是論文這個東西,因為裡面內容眾多、格式、細節非常要求,因此經常得改來改去,有時候甚至連續花上一天一夜也很難將1、2頁的東西完成,這不是蓋的,還好秋風已經在2012年拿到碩士學歷了,在這裡提醒各位,請想清楚就讀碩士班的目的是啥,如果這個目的沒有辦法讓你努力度過碩士班生活的辛苦、苦悶過程,那麼請放棄考碩士班這個選擇吧,畢竟,愛你所選,選你所愛才是重要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政治大學 台灣大學 碩士
    全站熱搜

    sty068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