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到15日正是民國104年公務人員高等三級暨普通考試的期間,碩士魯蛇特別在考試前夕精挑細選關於一般行政、一般民政類科中「政治學」專業科目某些內容,至於「行政法」、「行政學」和「公共管理」三科,礙於時間壓力,故沒有提供。

1.下列那一類活動是屬於非慣常性的政治參與活動?

答:示威遊行

2.法國第五共和與我國的憲政體制都可歸類為半總統制,下列那一種制度設計是兩國主要的差異點?

答:總統可主動解散國會

3.下列有關政治參與的定義,那一項是錯誤的?

答:有民意代表或政府官員的介入

4.下列那個國家屬於多黨制的國家?

答:以色列

5.根據佛烈德里哈(C. Friedrich)與布里辛斯基(Z. Brzezinski)的分析,極權統治具有多項基本特徵,下列何者並不包括在內?

答:有限的多元

6.政治學研究中,傳統的哲學途徑,主要討論的是下列那一種命題?

答:規範性

7.下列那一國之國會是一院制?

答:瑞典

8.下列何人提出「文化霸權」的概念?

答:葛蘭西(Gramsci)

9.在英國,有些國會議員必須勤於自修,鑽研法案,才能從議會的法案審查及政策辯論中,得到資深議員與黨內同僚的注意,這些議員稱為:

答:後排議員(back benchers)

10.統合主義(corporatism)是指,國家與利益團體之間的關係,強調國內議題的決定,都是由政府與利益團體透過協商來達成。下列那個國家,不屬於統合主義的運作模式?

答:美國

11. 14.針對德國眾議院與日本眾議院的比較,下列那個說法是錯誤的?

答:德國眾議院與日本眾議院皆有建設性不信任投票權

12.下列那一個國家的憲法制度沒有聯邦制度(federalism)的設計?

答:英國(英國是單一制國家,沒有聯邦制度)

13.首度將政黨運作列入憲法規範的國家為何?

答:德國

14.下列那一個國家採取聯邦體制?

答:瑞士

15.德國聯邦議會選舉採取何種選舉制度?

答:單一選區兩票聯立制(紐西蘭也是)

16.下列那個國家屬於不成文憲法的民主國家?

答;以色列

17.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s, PACs)主要的功能是:

答:企業團體對候選人提供政治獻金的渠道

18.當法國國家遭受嚴重且危急之威脅,致使憲法上公權力之正常運作受到阻礙時,總統得採取應付此一情勢之緊急措施,其應正式諮詢之對象包含總理、國會兩院議長,以及:

答:憲法委員

19.德國總統由下列何者選舉產生?

答:由聯邦眾議院與聯邦參議院所組成的聯邦大會選舉產生

20.近二十五年來,針對英國貴族院提出兩階段改革法案的首相是誰?

答:布萊爾

21.拉丁美洲的聯邦國家議會通常都是採取兩院制,眾議院代表國民,參議院代表:

答:州及聯邦直轄區

22.德國採取議會內閣制,總理的角色常被稱謂「總理式民主」(Chancellor Democracy),其主要特徵為:

答:總理主導決策,並為一般政策負責。

23.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與法國憲法委員會有關司法審查權不同之處,下列何者正確?

答:法國一般人民並沒有權利向憲法委員會提出裁決請求

24.下列那一個國家採取「領先者當選制」(the first-past-the post system)的選舉制度?

答:英國

25.在德國,當總統缺位時,是由誰代行職務至任期屆滿為止?

答:聯邦院議長

26.1864年以後的三十年當中,那一個政黨成為美國的優勢政黨?

答:共和黨

27.職掌司法審查的公權力機構多半以法官,或是具備專業素養的專家學者做為甄選成員主要來源。在這方面,下列那個國家是明顯例外?

答:法國

28.1787年美國費城制憲,南方州和北方州就人口數目計算方式達成妥協。根據這項公式,一位黑人被算做幾個白人?

答:五分之三

29.下列那一位學者,形容現代民族是人類刻意創造出來的,將之稱為「想像的共同體」?

答:安德生(B. Anderson)

30.下列那個國家採取社會統合主義(societal corporatism)作為利益代表、利益匯集與利益表達的模式?

答:德國

31.傳播媒體的報導會影響一般大眾對於政治事件的歸因,這說明了傳播媒體具有什麼效果:

答:框架效果

32.下列那一項並非公民投票(referendum)的優點?

答:使政治人物不易操弄政治問題

33.依據韋伯(M. Weber)的說法,下列那一項不是取得傳統統治正當性的方式?

答:領袖魅力

34.那一位政治學者將「權力」視為政治學的樞紐概念,並指出政治乃是權力的形成、分配與運用?

答:拉斯威爾(Harold Lasswell)

35.在當代許多倡導多元民主的學者中,大家公認最具有影響力的是那一位?

答:道爾(R. Dahl)

36.政治決策的最終權力歸屬於一個人或一小群人的政權(或政體),稱之為:

答:獨裁政權

37.在國會兩院權力大致相等的國家中,解決兩院對法案內容有不同見解的主要機制為:

答:聯席委員會

38.依據學者薩托利(Giovanni Sartori)對於政黨體系的分類,下列何者屬於溫和多黨制的特徵?

答:對政治體制的政治原則較有認同

39.下列那一位學者曾經撰寫「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一書,分析極權主義在德國形成的脈絡?

答:鄂蘭(Hannah Arendt)

40.針對投票行為的研究,主要是採取選區的總體資料,以及相關人口學的統計數據,以探究不同環境脈絡背景因素對於各選區之投票率或選民投票方向的影響,此一研究途徑是指:

答: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

41.下列何者屬於「共識決民主模式」的特徵?

答:朝向地方分權與聯邦制

42.在2010年起源於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最主要是透過那類媒體引發連鎖民主效應?

答:網際網路

43.下列有關選舉制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法國第五共和總統選舉制度為一種絕對多數決制(法國總統選舉是兩輪決選制)

44. 柔性國力(Soft Power)是下列那一位學者所提出的?

答:奈伊(Joseph Nye)

45.「共和」通常被視為那一項民主概念的同義詞?

答:代議式民主

46.一般而言,較常被討論的聯合政府有四種,其中一種特別強調權力分享的原則,這是屬於下列那一種聯合政府的特質?

答:大聯合政府

47.關於第一名過關選舉制度(first past the post system)產生的政治影響,下列那一項敘述是錯誤的?

答:容易造成候選人強調極端的政治立場

48.下列那個國家不曾採取「反殖民的民族主義」以追求獨立?

答:泰國

49.下列有關我國司法院大法官會議的敘述,那一項是正確的?

答:可由立法委員現有總額三分之一以上聲請解釋憲法

50.在美國,那位總統的彈劾案得到參議院有罪判決?

答:不曾有過

51.下列那一位官員是由美國總統直接任命,無須徵得參議院同意?

答:白宮幕僚長

52.下列何者不是直接民主的具體表現?

答:公民審議式會議

53.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係採用下列那些標準去評估各國的民主程度?

答: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

54.政治學在1970年代後進入後行為主義階段,並興起若干新的研究主題,下列何者不在這些新的研究主題當中?

答:政治文化

55.下列那一項不屬於科學研究的特徵?

答:規範性的陳述

56.當美國總統與副總統皆因故不能視事的時候,是由下列何人代理?

答:眾議院議長

57.下列那一種抽樣方法所作出的民意調查,可以推論到母體?

答:簡單隨機抽樣

58.1962年,法國將總統選制改為兩輪決選制,之後在第一輪投票便勝出的總統是:

答:不曾有過

59.在 20世紀末,提出自由主義式民主已獲得最後勝利的著名學者及其論著為:

答:福山(F. Fukuyama)的「歷史的終結」(The End of History)

60.下列那一位學者,於 1969 年率先提出「後行為運動」?

答:伊斯頓(D. Easton)

61.根據蘭尼(A. Ranney)的定義,下列何者不是民主政治應該包含的四個原則之一?

答:資源共享

62.下列有關威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的敘述,何者錯誤?

答:權力菁英全面控制社會

63.梅連(Charles E. Merriam)、拉斯威爾(Harold Lasswell)等人為首的芝加哥學派,揚棄所謂的「描述的、法條的」政治研究,著手投票行為、壓力團體等實證探討,謂之何種政治學?

答:行為主義

64.通常以「制度的公共選擇理論」出現的形式政治理論,研究領域不涵蓋下列何者?

答:政治社會化

65.在政治參與中,為了宗教、道德或政治原則而合理化之違法行為稱之為:

答:公民不服從論

66.在總統制之下,何者不是國會監督總統或行政部門的主要手段?

答:提出不信任案

67.下列那一個選舉制度最符合政黨的比例性?

答:聯立式的混合制(像德國和紐西蘭)

68.投票行為的研究途徑有生態學途徑、社會學研究途徑(哥倫比亞學派)、社會心理學研究途徑(密西根學派)和經濟學途徑。

69.社會心理學途徑提出「漏斗狀因果模型」,試圖涵蓋所有可能影響投票行為的變數以達到完全解釋選民的投票行為,其概念主軸為時間面向,強調政黨認同因素在投票行為上的重要性。

70.下列那個國家的政黨體系受到意識型態的激化,出現極化(polarization)的現象?

答:義大利

71.下列何者為統合主義(corporatism)下利益團體的運作特色?

答:特定利益團體的領袖參與協商

72.根據蘭尼(Austin Ranney)的說法,民主政治的原則不包括下列何者?

答:社會正義

73.「國家擁有至高無上的決策與執行政策的權威」,是下列何者之定義:

答:主權

74.「人們獲得政治取向及行為模式的學習過程」,是下列何者之定義?

答:政治社會化

75.奧蒙(Gabriel Almond)認為提供民主政治最佳支持的文化,是下列何者?

答:公民文化

76.以下有關「部長責任制」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答:經由監察長制度(ombudsman)來體現

77.關於美國聯邦主義(federalism)的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答:聯邦政府對於國民的直接補助,削弱了州政府的勢力。

78.以下有關「左右共治」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曾兩次發生於法國密特朗總統主政期間

79.李帕特(A. Lijphart)將民主政體區分為「多數決」模型與「共識」模型這兩類,下列那一個屬於「多數決」模型的基本特徵?

答:行政與立法部門權力的融合

80.下列有關自由權的敘述何者錯誤?

答:旨在保證人民的最低生活標準

81.以下那個國家的國會屬於一院制?

答:紐西蘭

82.相對於使用大眾傳播媒體進行政治傳播,口語溝通的優點在於:

答:在內容和技巧上給予溝通者較大的彈性

83.在自由民主國家,下列何者不屬於政治和公民權利的範疇?

答:經濟平等

84.柏克(Edmund Burke)對於代議士的代表性主要是持下列何種看法?

答:全體國民利益

85政黨重組要件:

(1)有一次「關鍵性選舉」(Critical Election)。

(2)此「關鍵性選舉」造成政黨支持的選民結構之改變。

(3)而選民結構的改變是非常尖銳且持久的,不是一次偶發的事件而已。

86.下列何者不是現代民主政治理論大師道爾(Robert Dahl)所稱多元政體(polyarchy)必須具備的條件? 

答:出現兩次以上政黨輪替執政

87.政治研究原先被視為哲學、法律學及何者的分支?

答:歷史學

88..雙翻轉理論(two-turnover test),是一種多黨自由競爭的選舉制度,執政黨無法繼續獲得選民的支持因而敗選失去政權,政治學者杭亭頓(S. Huntington)曾指出一個國家必須經過「兩次輪替的考驗」(two-turnover test)才可能是穩定的民主政治。

89.英國平民院之常設委員會在院會的那一過程後進行法案審理? 

答:二讀會後

90.馬克思主義其論點提到經濟這個「下層建築」,決定了政治與意識型態等「上層建築」。在不同時期,下層建築表現出特定的「生產模式」,生產模式包含兩個部份,一個是生產活動所使用的「生產工具」,另一個則是如何分配與運用生產工具的「生產關係」,擁有生產工具的群體為優勢階級,亦即資產階級,沒有生產工具的群體為從屬階級,亦即無產階級,歷史的發展主要是被經濟基礎此一下層建築所決定的。

91.所謂惜敗率,係以各該政黨參加區域選舉之每一落選人之得票數除以各該選區當選人之得票數為惜敗率(如有十個落選人就有十個惜敗率),再按其惜敗率高低作為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不分區)候選人名單之排序依據。

92.下列何者不是李帕特(Arend Lijphart)所稱之「共識型民主」的特質? 

答:兩黨競爭

93.馬基維里(Niccolo Machiavelli)認為政治領袖在心理上必須扮演下列那兩種角色

答:狐狸與獅子

94.所謂政治系統架構核心部分指的是:

答:轉化

95.下列有關近代「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的敘述何者正確? 

答:試圖恢復社會中的道德力量

96.下列何者不是「民意」一詞所涵攝的概念? 

答:參與(participations)

97.法國的內閣會議是由下列何者負責主持?

答:總統

98.根據國內外學者研究歸納,影響選民投票行為最主要的因素是: 

答:政黨認同

99.下列那一個國家是第三波民主化的國家?

答:西班牙

100下列何者為列寧式共產主義的特徵? 

答:共產黨為革命先鋒黨

101.下列那位學者曾主張「政治不應該操縱行政,行政的領域就如同企業的領域一般」? 

答:威爾遜(Woodrow Wilson)

102.美國憲法第一條的規範對象是: 

答:國會

103.下列何者發展出有系統且明確限制政治權力的理論,認為政府應建立在被治者同意的基礎上? 

答:洛克(J. Locke)

104.以職務正當性為基礎的權力,稱為: 

答:權威

105.熊彼德(Joseph Schumpeter)認為民主政治基本上僅為下列何者的一種特殊程序? 

答:人民選擇決策者

106.政治科學包含了若干次領域,其中研究聯合國如何統整各國打擊恐怖主義的做法,屬於那一個領域的範疇? 

答:國際關係

107.西方學者奧蒙和佛巴(Almond & Verba)在公民文化的早期研究中曾針對幾個國家進行調查,請問從調查結果得知那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最接近公民文化?答:英國

108.下列有關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的政治主張,何者正確? 

答:國家在教會之下

109.下列何者不屬於總統制的基本特徵? 

答:總統可以解散國會

110..美國憲法為剛性憲法,憲法修正案由國會兩院同意提出後,需要經過多少以上的州議會或州制憲會議同意才算通過? 

答:四分之三

111.預示效果是指電視新聞的報導內容,會影響我們據以判斷政府、總統、政策或是公職候選人的標準。根據研究顯示,民眾經常曝露在特定的資訊或內容下,會催化特定概念,並將某一事件與該概念相連結。

112.提出「管得最少政府就是最好政府」的思想家是: 

答:潘恩(Thomas Paine)

113.美國兩個政黨(即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最高權力機構是: 

答:黨代表大會

114.下列那位理論家主張「小而美的國家」(minimal state)? 

答:傅利曼(Milton Friedman)

115. 1950年代的行為革命,在以下那個領域產生重要的研究成果?

答:投票與立法行為

116. 1960年代末期開始,政治學出現對行為主義的反省。下列那一位學者,對「後行為主義」的出現具有重要的貢獻?

答:伊斯頓(D. Easton)

117.在阿蒙(G. Almond)的結構功能論中,利益表達(interest articulation)屬於那一種類型的功能?

答:過程功能

118.以下那個民主理論家特別重視集體意志(the general will)的角色?

答: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19.杭亭頓在1991年出版《第三波:二十世紀的民主化浪潮》,以下那一個國家,屬於第二波民主化的國家?

答:日本

120.以下有關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意識型態的監控為其重要特徵

121.下列那一個理論或學派,他們在1970年代針對西方社會的民主政治,提出「正當性危機」的警訊?

答:新馬克思主義

122.柏克(Edmund Burke)為以下何種意識形態的代表?

答:保守主義

123.根據列寧的理論,帝國主義是下列那個主義的最高階段?

答:資本主義

arrow
arrow

    sty068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