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已經27歲了,2012年暑假取得國立大學教育學碩士畢業證書,以過來人的經驗,回答一些對於碩士班期間準備公務員考試有疑惑的各位一些見解,茲以作為各位生涯規劃的參考。

2008年12月我以口試第一名之姿順利獲得某國立大學98學年度碩士班的錄取資格,為什麼想要攻讀碩士班?理由有二,一為取得文憑,讓自己在現今以「學士畢業」為普及的社會中有一點成就感;二為趁著碩士班就讀期間同時準備國家考試,憑恃自己在知識追求與理解的習慣與熱忱,進而藉由競爭激烈的國家考試,為人民、社會和國家有奉獻機會,實現遠大抱負。

因為攻讀的學術領域是社會科學類,以碩一來說,平時除了作業、報告外,其餘時間不是在辦公室當兼職助理,不然就是在租屋處研讀國家考試用書,兩者所花的時間上的比例是3:7,助理工作主要是打雜事務,像公文和書信往返、文件繕打、網頁管理、海報製作、活動場合佈置、影印、傳真、清潔,做久了就容易上手,不會對學業和準備國家考試造成影響。

碩二上,專注在論文計畫發表,也就是俗稱的Proposal,須邀請三位大學教授到所上針對論文的前三章進行口試和評論,當時,我沒有接助理工作,轉而將重點放在論文計畫撰寫上,接著於11月順利通過,那時論文計畫和國家考試的時間上分配比例是6:4。

碩二下,有一位所上已畢業學姐找我協助教育部的計畫,基於認識已久不好推卻,做了一學期兼職計畫助理,那時候,論文進度是緩慢進行的,除了偶爾教授會找大家開會詢問進度外,加上學分已經修的差不多,多數時間是放在計畫助理事務上,那時,兼職計畫助理和國家考試時間分配比例為4:6。

碩三開始,為了趕緊將後面三章的進度完成,在碩三上學期,陸續邀請幾位佛心授課老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小弟發放問卷協助研究,收集問卷資料後,經過預試、正試階段後,才能做統計分析,分析結果出來,不僅要以文字、圖表說明、解釋,更要仔細討論,直到最後一章結論,指導教授認為是時候了,就讓小弟邀請口委到所上為小弟作Final口試,因為準備周全,最終順利以92分通過,煞是歡喜(2012年畢業)。

那麼碩三期間小弟有在參加國家考試嗎?當然有啊!只是時間分配的比重和前兩年不同,論文和國家考試比例分別為7:3,碩士論文沒有辦法一次到位,得經過反反覆覆修正、調整和確認才得以登上大雅之堂(學校圖書館、國家圖書館)的,而國家考試科目因為已經考了好幾次,有了經驗後,平時將之當成知識複習而已,因此花的時間不用像前兩年這麼多。

看了小弟分享以後,您會發現小弟從碩一到碩三的碩士班期間,每個學期都一定會在國家考試科目上準備,只是時間分配多寡不同,碩一、碩二多數時間因為都以「修習學分、國家考試」為主,自然花在碩士論文的時間比較少,而碩三因為已經修滿必選修學分,加上有畢業不可的自我要求,時間主要是花在「碩士論文」上,至於國家考試的準備則因為已經有了3年多經驗,每個科目就是複習幾遍,如果有最新時事、題目,就自己上網更新資訊,閱讀愈熟悉,花的時間當然愈少,其因在此。

想要碩士班期間準備公務員考試OK嗎?個人認為倘若您是「時間管理」、「壓力管理」良好,且經濟負擔小的人,在研究所期間準備公務員考試是很OK的,但,若您是「容易分心」、「壓力管理」不良,且有沉重經濟壓力的人,則非常不建議您進入研究所邊攻讀學位邊準備公務員考試,因為這種人難以自我管理,容易有自怨自艾的情形出現,最慘結果,是讀到半途休學或身心失調,學位拿不到,且國家考試科目也沒考到預期水準。

arrow
arrow

    sty068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